2021年03月17日下午,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博雅講座《“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深度解讀》在人文講堂順利舉行。本次講座由胡慶江老師主持、慧科研究院院長陳滢博士主講,我校百餘名學生在現場聆聽講座。

講座正式開始之前,胡慶江老師先對“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陳滢博士進行介紹,随後講座正式開始。陳滢博士主要從三個部分進行講述:溫故知新,賽情回顧;抽絲剖繭,賽制解析;他山之石,案例分享。
首先,陳滢博士簡要回顧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演進史,并介紹了第一屆大賽北航獲得總冠軍,第三屆大賽總書記親自回信等重大裡程碑事件,随後介紹了曆屆大賽參賽項目數量和金獎率、參與學校數量和獎項數量、大陸各省區獲獎數量、高校獲獎數量等具體的數據圖表,讓同學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大賽競争激烈以及含金量大等特征。
随後,陳滢博士分享了自己對于大賽的趨勢洞察,主要是以下五個方面:硬核落地、自主突圍、專創融合、線上線下、評委擴充。緊接着陳滢博士以第六屆大賽為例分析賽制,首先對第六屆大賽主題:“我敢闖、我會創”所包含的三個層面進行闡述,希望廣大青年學子有想法、敢實踐,學習前人經驗,形成自己經驗,掌握方法論,為我國科技發展、經濟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實質性貢獻。然後對大賽賽道劃分進行了簡要闡述,包括其基本要求、項目要求、高教主賽道的項目分類、分組、評分标準、獎項設置等,并特别介紹了紅色築夢賽道。

在對大賽基本情況介紹完後,陳滢博士為同學們生動講述了大賽金獎案例:高教賽道的《磁晶科技》(高教主賽道創意組)、《NASH美育》(高教主賽道成長組)、《粒子超人》(高教賽道師生共創組);紅旅賽道的《洪宇:打造中國涉罪未成年人幫教新模式》、《海蟹行鹽堿:全球首創鹽堿地青蟹養殖》。專業、全面、高效的講解讓同學們較好的了解優秀的案例是怎樣精準、邏輯緊密的展示研究發展思路的。
最後互動環節,兩位同學分别就公司中後期瓶頸衰落和校内快遞代取服務實例問題向陳滢博士請教,陳滢博士引用具體實例詳細地進行回答,并強調創新、再創新、多元化、産品緊跟市場、想法延伸等的重要性。
講座結束,陳滢博士和參會老師、部分同學合影留念。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以創造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以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互聯網+”雙創大賽既是高校創新創業的實踐課,又是國情教育的思政課,更是人才培養的新“金課”。通過此次博雅講座,希望同學們能夠增加創新創業意識,形成敢闖的素質、會創的本領和家國情懷!
( 湯奧靈 文/卡迪爾丹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