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動态 > 正文

第三十一屆“馮如杯”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我院再創佳績

【 發布日期:2021-05-31 】

5月29日至30日,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主題的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第三十一屆“馮如杯”競賽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在學院路校區新主樓二層環廊舉行,共有169個展位,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共有4項作品參展。


獲獎作品作者合影

第三十一屆“馮如杯”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哲學社會科學類答辯,5月23日于新主樓第五會議室舉行。經過嚴格評審,我院在本次競賽中共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和三等獎2項,競賽作品均展現出了同學們積極的學術熱情、紮實的研究功底。


獲獎作品名單

一等獎獲獎作品《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養老服務模式的建構與優化》(作者:張雨甯、張璐洋、袁寶怡)該項目主要研究了近年來我國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轉變,社會老齡化趨勢越發明顯,親緣型家庭養老和契約型機構養老兩種模式同時面臨嚴峻挑戰。自2013年起,京津冀三地就養老服務協作方面嘗試開展合作,以期破除阻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擋闆,推動公共服務一體化。文章通過文獻綜述,梳理京津冀協同養老的已有研究成果,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意義。通過對京津冀三地30個社區的問卷調查和對10名相關人員的深度訪談,探究社區老齡人口的養老行為傾向并解釋其原因。随後在其基礎上繼續構建京津冀社區養老模式的分析框架,并測算三地不同社區的養老服務質量,利用定量分析客觀歸納不同模式下社區養老的主要類型與特征,以及對支撐社區不同養老模式體系建設的關鍵節點與優化路徑進行明晰。針對實證研究所反映出的現實問題,結合京津冀三地在資源環境、能力儲備等方面的優勢,創新性地提出開展建設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休閑度假型養老模式和聯盟型養老模式等新型服務模式的探索,從而實現京津冀三地養老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等獎獲獎作品《空氣污染對發展中國家居民發病率的影響——基于我國28個城市消費者支出數據的實證研究》(作者:戴依凡、周炜、胡力源),該項目主要研究了随着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發展中國家居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然而,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進而對人們的健康問題産生許多負面影響,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成本。因此,定量研究大氣污染的醫療成本對于制定更為合理的環境和衛生政策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利用Harvard-Dataverse和NOAA等數據庫,對我國大氣污染和發病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文章以空氣質量指數(AQI)為空氣污染的主要衡量指标,以銀聯網絡結算的信用卡和借記卡的交易次數來衡量以發病率為指标的醫療支出。鑒于大氣污染具有時滞效應,文章通過建立分布滞後模型來模拟大氣污染下的醫療支出情況,并運用空間杜賓模型來衡量空氣污染的空間溢出效應。文章研究發現,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具有滞後效應,上一期的空氣污染會增加當前的醫療支出;其次,空氣污染具有空間依賴性,居民的健康支出不僅受到該地區空氣污染的影響,還受到鄰近地區轉移來的空氣污染的影響。因此,文章認為政府可以考慮對空氣質量較差的地區進行健康補償。此外各級政府除了在源頭上治理污染物的排放,還應該實現跨區域環保合作,實現資源和技術共享,積極應對各種突發性跨境環境污染。

二等獎獲獎作品《北京市高技術産業知識溢出對創新效率的影響——基于創新鍊視角》(作者:高思嘉),該項目主要研究了創新是高技術産業發展的關鍵,為深入研究知識溢出對高技術産業創新的影響,文章基于創新鍊視角,建立SFA模型,以北京市為例,探讨在技術研發階段和技術轉化階段知識溢出的三種類型即Mar溢出、Jac溢出和Porter溢出對高技術産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并以政府投入力度和金融發展水平作為控制變量。分析結果顯示:Mar溢出對技術研發階段的創新效率有不利影響;Jac溢出在兩個階段都可以帶動對創新效率的提高;Porter溢出則不影響創新效率;政府投入力度和金融發展水平則對創新能力與效率分别存在促進和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鼓勵地區多樣化發展、避免高技術産業過度聚集以及提高政府支持資金利用率等政策建議。

二等獎獲獎作品《互聯網使用對家庭創業決策及類型的影響分析——基于2017年CHFS數據》(作者:賈一凡),該項目主要研究了在“互聯網+”戰略指引下,家庭創業成為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推力,互聯網使用已經成為促進家庭創業創新的重要機制。文章利用2017年CHES數據,研究發現互聯網使用對于家庭創業決策和創業類型存在直接以及間接促進作用,即互聯網通過社會資本(創業資源)、移動支付(支付手段)、創新活動以及金融素養(個人素養)促進家庭創業決策和類型選擇,并通過工具變量處理内生性問題,利用替換變量通過穩健型檢驗後,結果仍然成立,異質性分析表明,互聯網使用時間、家庭性别、戶口都會通過互聯網機制産生不同影響。文章研究表明,互聯網使用一方面可以直接促進家庭創業決策和創業類型的選擇,另一方面能通過促進社會資本積累、移動支付、創新活動開展以及金融素養提高間接促進庭創業及機會型創業。最後,文章根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


競賽作品展覽

我院在本次“馮如杯”競賽中能夠取得突出成績,既是參賽選手創新務實、追求卓越的體現,也是指導老師及輔導員嚴格要求、耐心指導的結果。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發揚“馮如杯”協同創新、攻堅克難的奮鬥精神,在創新實踐和科學研究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朱婧雯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