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動态 > 正文

我院詹承豫教授教學科研事迹被《中國應急管理報》 教師節人物專欄推介

【 發布日期:2023-09-10 】

因熱愛而專注 因專注而專業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公共管理學院

詹承豫

教齡 15年

 

2003年,我進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攻讀博士。這一年,“非典”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對公共危機管理領域的關注,也激起了我對危機管理和應急管理的強烈研究興趣。在清華大學應急管理基地學習期間,我跟随導師薛瀾教授參與國家總體應急預案編制等相關課題。

畢業後,我入職中國政法大學,因熱愛應急管理事業,便正式進入應急管理專業教學科研一線,承擔公共危機管理、應急管理和風險治理專題等課程研究工作。從教期間,我多次參與重大突發事件現場調查和多部法律法規起草論證,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恢複重建專題調研、《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辦法》起草工作等。在教學中,我喜歡與學生交流自己多年的所學所感,共同探索降低突發事件傷亡損失的方法和規律。

2020年初,我入職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公共管理學院。作為公共政策與應急管理系創系主任,我與師生共同推進了北京航空航天大應急管理學科的建設和發展。至今,我在應急管理領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已近20年,因專注而專業,于2021年入選北京市應急管理領域學科帶頭人,2023年獲得國家級人才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稱号。

2021年 7 月 17 日至 23 日,河南省遭遇曆史罕見特大暴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為查明問題、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成立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組,我受邀參加調查評估組赴鄭州開展工作。

此次調查工作時間緊迫、任務艱巨,我同時擔任多門課程教學并負責博士、碩士培養工作。參與調查評估工作期間,我數次往返于北京與鄭州,既以專業知識服務于調查評估,又要高質量完成教學科研工作。于是我嘗試進行融合式教學,将調查工作素材轉化為教學資源。以此次災害為例,我與科研團隊探索開發了情景模拟教學課件。如今,相關課程已上線國家行政教育學院的學習公社平台。

實地調研與課程開發使我深切體會到,教學科研與應急管理實踐密不可分、相互促進。隻有親身參與現場調研工作、切實了解災害應對過程,才能在教學中以更生動、更細緻、更具體的授課方式,帶給學生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并在與學生的研讨中相互啟發,推動教學相長,産出更好的研究成果。

應急管理學科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03年“非典”事件後,我國形成了以“一案三制”為核心的應急管理體系,相關學術研究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設置了應急管理相關本科專業。2020年,國務院學位辦增設應急管理二級學科,進一步推動了應急管理學科的發展,加速推進中國應急管理自主知識體系構建,并為更高質量、規範化培養應急管理專業人才提供了平台。但目前應急管理學科建設中仍存在課程設置不規範,培養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就業存在瓶頸,且高層次應急管理人才缺乏等現實難題。

作為一名一線教學科研工作者,我認為隻有正視這些難題,秉持高度的責任意識與奉獻精神,才能做好應急管理教學科研工作。

我是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應急管理學科帶頭人,在學科建設與發展中,将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引領,紮根祖國大地,面向國家戰略需求,推動教學科研與實踐需要的緊密融合。同時結合北航計算機、信息科學、航空應急救援等特色優勢,學習借鑒跨學科理論、工具、方法,培養複合型高質量應急管理人才,打造更多基礎理論教材、特色課程資源和重大科研成果,為推進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圖文編輯 / 湯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