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将召開第十七次黨代會,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全面擘畫事業發展新藍圖。黨委宣傳部特别推出【這些年·我們的學院】系列工作巡禮,以焦點圖片的形式生動展現學校第十六次黨代會以來,各教學科研機構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激勵全校黨員和廣大幹部師生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傳承以“空天報國”為内核的北航精神,以實際行動和優異的成績迎接學校第十七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抓住北航“精品文科”戰略和新文科建設契機,以“傳承超越、守正創新”為立院宗旨,堅持“強基固本、精深發展、聚合協同、追求卓越”的發展戰略,秉承“紮根國内外公共治理實踐、推動中國特色理論發展、打造科教融合育人生态”的方針,堅持“高質量内涵式、強交叉融合型”建設路徑,在服務國家需求、引領學術前沿、回應育人關切、發揮特色優勢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整體實力及主要可比性指标達到國内同類學院領先水平,核心競争力和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正朝着“國内一流、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文公管學院穩步邁進。
堅持立德樹人固本發展,人才培養特色凸顯
學院黨委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探索本研一體的新文科育人模式創新,有組織的教學及人才培養貢獻力顯著提升。以公共管理大類“理想高遠、理論紮實、創新唯實、緻真為公”的“四維”目标踐行學校“四強”模式,行政管理、經濟學專業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實現學院國家級本科專業建設點全覆蓋。本碩博人才培養逐步實現貫通式、一體化轉型發展,獲評國家和省部級、校級教學成果獎數十項。突出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培育,建成10餘門國家級/校級一流本科課程和研究生精品課程,5門校級課程思政示範課通過驗收,本科生連年在首都和全國“挑戰杯”學術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研究生在第七、八屆中國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特等獎。2019級MPA研究生胡喆于在讀期間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号;2021級MPA研究生邱晨輝在讀期間被評為“北京青年榜樣”年度人物。學院曆屆畢業生勇挑責任重擔,紮根基層以突出的工作業績赢得了廣泛認可。


堅持學科龍頭牽引發展,學科建設成就斐然
夯實學科建設龍頭地位,堅持“交叉滲透、涵育創新”的學科建設理念,注重紮根中國公共治理實踐、推動公共管理理論創新、打造科教融合育人平台。持續凝練優化學科發展方向,強化公共管理學、教育學與其他文、工學科交叉融合,在行政管理、教育政策與管理、社會保障、應急管理、文化傳播與管理、公共經濟與管理等6個方向形成鮮明特色和比較優勢。壓實學科方向帶頭人責任,遴選扶持若幹優勢學科子方向(課題),按項目制進行重點培育,助其成為重大研究領域(重大課題)或新的學科前沿方向,有力促進學科、平台、團隊、成果等一體發展,為建成“理論與應用結合、基礎與特色交融”的一流文科學科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

堅持一流師資立院發展,人才隊伍成效顯著
全面樹立和落實人才為本理念,加大精準引育人才力度,聚焦學科重點發展方向精準引才,引育了一批學科領軍人才或帶頭人。培育具有學術潛力的青年骨幹教師,制定“一人一策”培育方案,在教育教學、專業建設、科技攻關等方面支持新進人才紮根融入。近五年,學院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實現“零”突破,新增入選國家級人才4人次。學院多名教師入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市應急管理學科帶頭人、北京國家治理青年人才、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十餘名教師擔任教育部教指委委員、國家一級學會理事及以上學術兼職,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持續提升,結構不斷優化。

堅持科研創新驅動發展,研究成果取得突破
學院聚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戰略需求,持續強化有組織的科研創新,研究成果獲評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1項,實現了北航獲國家文科最高等級獎勵一等獎“零突破”。近五年,學院還獲得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工業和信息化優秀研究成果獎、民政部優秀研究成果獎等重要标志性獎勵十餘項。獲批國家級縱向課題持續增長,其中近三年學院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7項。學院教師發表出版了一大批具有相當學術價值和影響力的論文、專著、譯著和研究報告。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文科智庫建設,平均每年向上級提交50餘篇資政報告,其中三分之一被中央及省部級領導批示或被采納。文工交叉科研創新平台矩陣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建成的“公共管理系統工程實驗室”發揮科教融合、協同育人作用凸顯,科研創新邁入内涵發展、跨越提質的新階段。


堅持黨建引領促進發展,改革創新質效雙增
學院黨委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加強理論武裝,着力将黨建優勢及成效轉化為學院綜合改革和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黨建領航作用不斷增強。近五年,學院班子成員及教師在“三報一刊”等發表重要理論闡釋文章20餘篇,參編中央“馬工程”重點教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并受到中宣部緻函感謝。堅持集體領導、民主決策原則,優化資源統籌和全要素管理,加強辦學治院制度與評價體系建設,進一步規範學院所屬教學、科研機構設置,做好頂層設計和改革發展重點任務的有效銜接,完成學院5個教學單位、10餘個科研機構的優化設置及相關負責人聘任工作,學院治理和辦學效能不斷提升,綜合改革和高質量内涵式發展呈現新面貌、開拓新格局、邁上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