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論壇講座 > 正文

【人文講堂】 | 胡建華教授主講“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改革的起因與發展”學術前沿系列講座

【 發布日期:2019-06-02 】

5月31日下午,“北航人文講堂”舉行題為“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改革的起因與發展”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有幸邀請到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建華教授,衆多師生積極參與,現場氣氛活躍。講座由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公共管理學院)趙婷婷教授主持。

主持人趙婷婷教授

主講人胡建華教授

趙婷婷教授首先介紹了本次講座的主講人,胡建華教授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學與比較高等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高等教育學新論》《現代中國大學制度的原點:50年代初期的大學改革》《戰後日本大學史》《大學制度改革論》《比較視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等。

講座現場

講座開始,胡教授就直奔主題,提出觀點: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是近年來日本國立大學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接下來,胡建華教授從四個方面展開本次講座。第一部分是國立大學在日本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日本國立大學更加偏重于研究生教育,這就決定了國立大學研究能力更強,胡建華教授運用國立大學與私立大學、公立大學的數字對比,來論述國立大學的作用與地位,不論是在人才培養方面、科學研究方面還是建設一流大學方面,國立大學的數量都是遠遠高于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的,所以日本國立大學在推動日本高等教育發展、推動日本研究型人才增長、社會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講座現場

第二部分是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的背景:20世紀90年代初,受國内經濟狀況變化——經濟泡沫、人口結構改變——少子化、人口負增長、人口老齡化以及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政府決定進行相關改革,橋本政府推出六大改革方案,其中最重要一部分是精簡機構、裁減人員、提高行政效率。獨立行政法人:獨立行政法人從法律上已不是政府的下屬機構,擁有自己的獨立性。經過多年的改革,《國立大學法人法》于2003年7月16日正式啟動,2004年4月份,從日本的新學年開始正式實施。

講座現場

第三部分是國立大學法人化的主要内容,胡建華教授主要從法人化改革後的變化展開論述,包括國立大學性質、法人機構、經營協議會、中期目标、對國立大學法人化的評價六個部分,其中,胡教授着重介紹了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的評價系統,整個評價系統包括五個子系統:業務運營、财務内容、信息公開、遵守法律法令的情況、産業競争力,多為定性評價。

講座現場

最後一部分内容,胡建華教授講述了國立大學法人化的發展。胡教授首先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實施國立大學法人化?原因主要是五方面:明确大學的辦學理念和目标、建立負責任的經營體系、擴大大學的自主權、實施第三方評價、徹底的信息公開。而這些改革原因也是日本國立大學發展的方向。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改革已經曆經15年,根據6年一個周期的制度設計,國立大學開始了第三個6年計劃周期,在這段時間裡,國立大學主要有三個改變:國立大學與政府之間關系的變化:國立大學的自立與自律、政府指導和影響國立大學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經費分配自主化:法人化之前國立大學更多的是學部自制,政府撥款給國立大學,大學沒有權力對經費進行再分配,法人化之後經費的分配權實實在在地掌握在了以校長為首的學校決策層手上;經費來源多樣化。同時胡建華教授也提到:具體法人化改革的效果如何?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未來發展具體走向,還需要時間去檢驗。

教師提問

在交流環境,現場師生踴躍提問,胡建華教授就國立大學法人化之後,學校申請新專業、新學位項目的具體流程、法人化改革是否能在中國推行等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讓大家對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改革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講座的最後,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公共管理學院)蔡勁松院長向胡建華教授頒發“人文講堂”紀念證書并合影留念。

蔡勁松院長向胡建華教授頒發證書并合影留念

(鐘好  /王遠程  郭翔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