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論壇講座 > 正文

【人文講堂】蔡蘇:人工智能時代增強現實(AR)賦能智慧課堂

【 發布日期:2023-10-16 】

10月12日下午14:30,“人文講堂”學術前沿系列講座在學院舉辦。北京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VR/AR+教育”實驗室主任,“移動學習”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副主任蔡蘇博士做題為《人工智能時代增強現實(AR)賦能智慧課堂》講座。黨委書記王琪全,黨委副書記方志,吳瑞林教授、夏文靜老師,學院本研學生,以及來自教務部、計算機學院等其他單位師生參加。講座由吳瑞林教授主持。

蔡蘇博士從增強現實“AR”技術的應用入手,通過學校新主樓的一張照片以及一段視頻,展現了虛實結合的場面,讓大家對AR技術有更深刻的了解。通過将VR課堂教學與AR課堂教學進行對比,以風趣幽默的語言介紹了VR課堂的不足,以及AR課堂的優勢。

蔡蘇博士首先介紹了AR技術在課堂應用的意義,他指出AR技術在課堂的應用是中小學教學改革重點,是“十三五”規劃的重點之一。然後,蔡蘇博士介紹了他們的團隊在物理、化學、語言等學科教學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全國多所學校開展試驗教學的情況,指出該技術對硬件配置要求并不高,便于普及到偏遠地區,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接着,蔡蘇博士在現場為大家展示了AR技術的教學應用實例,帶領大家一起開展了基于AR技術的光學雙縫幹涉實驗,通過改變實驗中相關變量來探索規律,直觀展示了AR技術在課堂教學方面的便捷與智能交互的優越性。蔡蘇博士還展示了鐵錘擺動實驗實例,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單擺、蛇擺、牛頓擺的運動規律。此外蔡蘇博士帶領我們運用AR做了一個小遊戲,認識各個星球的英語單詞,領略AR技術帶給語言學習的優勢。講座通過多個深度融合的實例,讓大家充分領略了AR教學的魅力。

在講座的結尾,蔡蘇博士展示了最後一個案例,将AR技術與人工智能(Chatgpt)結合,通過将“李白”請到講座現場,帶來互動對話,讓現場教師進行提問互動,展現其在課堂中的趣味性。

蔡蘇博士就同學們所提出的“AR實驗教學的開發”“AR技術與人工智能的融合”“AR教學的效果評估”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吳瑞林教授也針對問題發表了相關見解,并指出AR教學在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等方面的價值。

最後,王琪全書記代表學院向蔡蘇博士頒發“人文講堂”紀念證書。

(供稿:崔詩悅 圖片:崔詩悅,唐拓 編輯:高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