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論壇講座 > 正文

人文公管學院舉辦第9期博士研究生學術沙龍

【 發布日期:2023-12-04 】

11月23日下午,人文公管學院第9期博士研究生學術沙龍在北航公共管理系統工程實驗室/智慧課堂舉辦。本期沙龍由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博士生張曉會、行政管理專業博士生齊敏進行學術分享,劉揚教授、李健教授擔任點評嘉賓,專職輔導員夏文靜以及來自不同專業的在讀博士生、碩士生參加,沙龍由李健主持。

張曉會做題為《從趨同到分離:哈佛大學教育博士發展嬗變哲學反思》的分享。她首先基于人才培養是一所高校的永恒使命,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研究生隻是不同時間階段的不同時代使命的現實背景。以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博士的産生和變革為切入點,分析得到哈佛大學教育博士的發展是認識論和政治論高等教育哲學觀相互博弈的結果。教育領導博士(Ed.D.)和教育哲學博士(Ph.D.)的出現使得研究取向和實踐取向暫時得到平衡發展,使得專業學位和教育博士的實踐性被重新定義。教育實踐與理論具有同一化,兩者可進行靈活有效的轉換。研究提出我國應基于教育學學科本質,重新審視教育博士的實踐邏輯,對教育博士的發展持有質疑和寬容的态度認知。

齊敏做題為《大數據賦能一體推進“三不腐”:目标、機理與行動策略》的分享。她首先基于新時代國家數字技術發展戰略背景,強調大數據賦能是提高一體推進“三不腐”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其能夠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築牢“不能腐”的鐵籠,提高“不想腐”的自覺性,并夯實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協同性。分析得到,為更好的實現大數據對一體推進“三不腐”賦能,在行動理念上應堅持雙因理念提高大數據在一體推進“三不腐”的賦能度;在主體邊界上厘清不同治理主體之間的責任邊界以提高社會參與的有序性;在資源整合上,以内源需求保障大數據賦能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持續性;在支持保障上需以組織保障提高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适應性。

對于張曉會同學的研究,劉揚老師首先肯定了研究的意義,建議加強深層次的理論分析和對我國現實問題的回應。對于齊敏同學的研究,劉揚老師首先肯定了研究意義,建議進一步完善理論視角的研究分析,補充實踐層面的分析闡釋,同步加強文章整體的結構優化。

對于張曉會的研究,李健首先肯定了研究的完整性,建議進一步選取相同等級的研究主體進行參照對比,同時可以更加深入展開哲學反思的分析探索,多參考引用英文的一手文獻。對于齊敏的研究,李健首先肯定了選的意義,建議加強理論貢獻的研究,優先選擇質量較高的文獻進行理論對話和參考引用,同步加強反腐論據的引用和闡釋,優化完善文獻綜述的理論觀點對話。

兩位彙報人的精彩分享引起了大家的研究興趣,老師們的精彩點評啟發大家深入思考,本期博士研究生學術沙龍圓滿結束。

文稿 | 塵興邦

編輯 | 高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