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群建設 > 黨的建設 > 正文

黨建@學習日 | 我院機關黨支部“學習日”赴山西陽泉紅色之旅教育實踐活動

【 發布日期:2019-04-30 】

窗體頂端  

為響應學校黨委“學習日”活動的号召,進一步加強我院機關支部革命思想傳統教育,踐行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綠色、生态、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精神。近日,由支部書記宮豔霞組織一行8人赴山西省陽泉市追尋革命曆史足迹,深入開展了一次紅色之旅學習日教育實踐活動。  

我院機關支部參觀了位于陽泉市西南部獅腦山上的百團大戰紀念館。這裡是當年抗戰期間聞名中外的“百團大戰”主戰場之一。支部同志們參觀了百團大戰紀念館100多幅珍貴照片,了解了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戰時期八路軍和日軍在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的戰役,粉碎了日軍“以鐵路為主、公路為鍊、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嚣張氣焰,鼓舞了軍民抗戰鬥志的光輝曆程,被抗戰将領的飒飒英姿雕塑,激烈的戰鬥場景,聶榮臻将軍救助日本女童的大愛深深震撼。這場血與淚的戰争,可歌可泣的故事,國難當頭舍身保家衛國的英雄兒女,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永遠牢記,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濃濃的愛國情懷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傳承。

     

 

 

陽泉市是山西省第三大城市,這次學習日實踐活動讓大家目睹了它一派勃然的新興工業城市景象,不由撫今追昔。早在1948年陽泉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第一批被設立的直轄市,素有“中共第一城”的美譽,具有優秀的革命曆史文化傳統;同時,陽泉市還具有豐富的礦藏,是我國第一大無煙煤生産基地。站在山上,可以看到礦區裡長長的載着無煙煤的列車駛出;現在她的新興工業也在發展,開發區裡高樓林立;而且是一個文明生态城市,在娘子關腳下,我們參觀了“三晉第一人工湖”的平陽湖和水上人家。

作為中國萬裡長城著名關隘,娘子關位于山西和河北之間的交界處,原名“葦澤關”,因唐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于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故得今名。作為晉冀之咽喉的娘子關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在抗戰時期百團大戰中也曾成為戰場,号稱抗日戰争第一關。我們在行進路上,重溫曆史,共同瞻仰了娘子關革命烈士紀念碑,緬懷在抗日戰争,抗美援朝中犧牲的娘子關軍民。

     

 

窗體     支部書宮豔霞還帶領大家參觀了史如其名的藏山。作為中國古典十大悲劇之一的《趙氏孤兒》便淵源于此。衆所周知春秋時期奸臣晉國司寇屠岸賈欲除趙氏,趙氏主位趙朔在臨死前将遺腹孤兒趙武托付與門客程嬰,程嬰舍子救孤并藏于藏山。由此,原名孟山改名藏山。山藏忠義,久藏不衰,忠、直、正的精神,是藏山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通過探訪革命曆史足迹,更加激勵支部同志們要愛國愛黨愛人民,牢記曆史,傳承革命精神,堅定愛國意識。大家表示,一定要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敦方正直,永葆共産黨員的先進性,日後将用不變的信念和求真務實的行動,在工作崗位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窗體底端  

 

(于淑靜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