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3日上午9點在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202東舉辦“2019北京國際科普方法研讨會”——北航站“科學教育研讨會”。出席會議的有:荷蘭屯特大學行為管理與社會科學學院科學傳播系副教授Anne M. Dijkstra(安妮·M·迪傑斯特拉)、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希彭斯堡大學教育部大學教師,同時也是STEM教育MAT項目聯合主任,美國國家科學教師協會(NSTA)前主席Christine Anne Royce(克莉絲汀·安妮·羅伊斯)、芬蘭Laukaa高中校長Helina Patana(海琳娜·帕塔娜)、泰國國家科技館(NSM)館長Rawin Raviwongse(拉文·拉維奇洪賽)、泰國國家科技館(NSM)信息技術科技館(ITM)研究部主任Wijitra Suriyakul Na Ayudhya(維吉特拉·蘇瑞雅庫·納·阿玉德娅)、泰國國家科技館(NSM)Umaporn Kruekamwang(烏瑪朋·克魯坎旺)、北京國際科技交流中心科研辦主任程悅、北航實驗學校科技藝術辦公室主任都炜、北航實驗學校張号、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雷慶、郭力副教授、田華副教授、科普研究中心副主任任秀華、科普專業研究生栾皓童、白雪、趙沛、徐靖琳、唐嫄嫄等。
會議由郭力副教授主持。講座伊始,郭老師介紹了出席會議的相關人員。
雷慶教授進行緻辭,對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的曆史和高等教育研究院的發展進行了簡要的介紹。
首先發言的是Umaporn Kruekamwang(烏瑪朋·克魯坎旺),她主要介紹了泰國國家科技館在激發泰國國民學習科學積極性所發揮的教育作用,并以星空幻象為案例介紹互動科普教育展覽項目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Anne M. Dijkstra(安妮·M·迪傑斯特拉)分享了研究人員在荷蘭科學傳播的出現中所起的作用。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荷蘭政府将科學技術的普及作為促進科學與社會關系的一種方式,科學商店就是研究人員積極參與的一個例子。通過組織活動,荷蘭社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了解科學傳播工作。
接下來是學生作品展示環節:北航高等教育研究院科普碩士研究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學生栾皓童利用漫畫對航天知識進行科普。
學生白雪主要是利用桌遊傳播編程基本知識,進行計算機編程教育。
學生徐靖琳主要介紹了在月背無法通訊的特殊環境下,中國科學家發射中繼衛星“鵲橋”實現地球與月背之間的信号傳播的過程。
學生唐嫄嫄主要介紹了月面微型生态圈中的六種生物以及選擇它們的原因,即滿足人類需要和構成完整的生态系統。
學生趙沛主要對月球上的射電低頻探測進行科普。
每位學生彙報完,老師和同學們都積極地進行提問和交流,現場氛圍活躍,老師和同學們都收獲頗多。
最後,參會人員進行合影留念。
(馬亞秋 文/郭翔 程飛亞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