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圖片新聞 > 正文

我院召開MPA教育管理工作專題會議

【 發布日期:2019-06-20 】

2019年6月19日下午,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公共管理學院)教職工“學習日”,“北航MPA教育管理工作專題會議”在人文講堂舉行。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教育部關于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新要求,研究落實全國MPA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最新修訂頒布的《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分析我院MPA教育取得的成績及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創新MPA人才培養模式,完善MPA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具有北航特色的MPA發展目标理念、品牌建設路徑及質量保障體系,切實加強MPA招生及培養管理,不斷提高MPA教育質量,紮實推動我院MPA專業學位教育持續健康良性發展,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李亞梅書記主持

院領導班子成員,院研究生培養管理工作委員會成員,MPA任課教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MPA教育中心、研究生教務辦負責人,學院相關教師和管理服務人員近50人出席會議。會議由分黨委書記李亞梅主持。

蔡勁松院長做主旨報告

蔡勁松院長在大會上做題為《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推進MPA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報告,從“使命”、“思考”、“探索”三個方面,回顧我國MPA教育的曆程,分析我校MPA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探讨如何進一步構建MPA人才培養的北航模式。

蔡勁松院長指出,作為國内外文科高層次職業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公共管理MPA研究生培養項目是以公共管理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為基礎,為适應國家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要求而設立的,目标是為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的管理人才。今年是我國正式設置MPA教育20周年,北航作為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具有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授予權的24所高等院校之一,近20年來在公共管理學科建設和專業學位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院公共管理學科被評為A-;在2018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專業學位教育質量評估中,我院MPA專業學位教育被評為B+。

蔡勁松院長強調,本次會議是在學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MPA教育等各重要工作取得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圍繞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公共管理專業學位(MPA)教育主題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他在報告中分析了我院在公共管理學科評估、專業學位評估中的相關情況,介紹了清華大學等高校MPA教育發展的改革創新實踐,以及今年3月我院成立“研究生培養管理工作委員會”的主要職能、成員組成及工作機構職責情況,并就全國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新頒布的《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類型與撰寫指導性意見》等文件精神進行了解讀。希望全院上下高度重視落實教育部、MPA教指委和學校關于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新部署、新要求的學習貫徹,凝心共識、開拓進取,進一步明确北航MPA教育的理念、目标、路徑與舉措,舉全院之力紮實做好MPA人才培養和教育管理相關工作。

關于北航MPA的辦學定位,蔡勁松院長在報告中提出,要牢固樹立“多元、創新、遠見、卓越”的北航MPA教育發展理念,緻力于為各級各類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公共管理專門人才,塑造大批打下北航烙印、适應國家戰略需求、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和社會發展進步的公共事務引領者,将我院打造成為公共管理高端人才培育基地,共同構建國家治理現代化大廈。

為此,我院的MPA教育必須加大改革力度,采取切實舉措。在培養方向上,近期将主要建設發展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與項目管理、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技術轉移政策與管理、公共經濟與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文化傳播與管理等8個人才培養方向;要進一步完善激勵措施,加強招生工作,穩控規模,着力提高生源質量,切實加強MPA管理工作;不斷修訂完善培養方案,推進交叉融合趨向的培養方案改革;推進培養過程改革,依托系部中心組建導師組、核心課程組,建設各培養方向特色課程庫;建立“雙師型”師資隊伍,加強校内外導師聘任及培訓管理;構建多方參與創新協同的實踐教學平台,如 MPA案例教學實驗室等,學院實踐教學平台全面向學生開放;推進和提升案例教學、實踐教學質量;加強MPA品牌建設,拓展國際合作項目;逐步建立“高标準、嚴監督、全評價”三位一體的教學質量保障與反饋體系;要将切實提升學位論文質量作為保障MPA人才培養的重中之中,等等。

大會上,胡象明教授等核心課程授課教師代表、MPA教育中心負責人就MPA教育培養及過程管理各環節,進行了專題交流彙報。

胡象明教授做報告

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胡象明教授做了題為《關于MPA教育中相關能力培養的思考》的報告。胡象明教授提出研究生應具備的六種基本能力,即學習能力、獲取信息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學術能力與實踐能力。而MPA相比于學術型研究生,更強調職業性、應用性和實踐性,這也是MPA研究生能力培養的方向。其中胡象明教授特别強調了實踐能力,将其分為領導能力、決策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應用寫作能力和執行能力。進而胡教授提出MPA教學培養改進的建議。

陳文博老師做報告

MPA課程主講教師陳文博老師做了題為《公共管理教學與案例教學研讨會的體會與思考》的報告。陳文博老師首先總結了公共管理的學科特色,即實踐性、規範性、跨學科、科學性、藝術性及本土化,需要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和實踐能力。學位要求則存在應用性、複合型、高層次的特點。随後,他以哈佛、普林斯頓等國外名校以及北大、清華等國内高校的培養為對标,提出公共管理應旨在培養學生的公共精神、管理技巧及人文視野,教授知識、理論、價值觀和方法。他還着重結合自己案例教學實踐的情況與滿意度調查同與會教師進行了交流。既提出了案例分析教學方法受歡迎原因,也指出了其内在局限,通過實踐探索出案例教學應該建立在完善的理論教學的基礎上。

胡慶江老師做報告

MPA課程主講教師胡慶江老師做了題為《MPA學位論文分類與質量提升思考》。根據MPA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學位論文的大會内容,胡老師介紹了應用性論文四種類型(調研報告、案例分析、問題研究、政策分析)的特點、結構、内容和注意事項。他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學位論文存在的優秀率偏低,總體水平有待提高,創新型不夠等問題。并就相關問題給出了建立導師為第一責任人的導師負責制;加強MPA專業基礎課程和研究方法類課程教學等相應的對策。

馬琪老師做報告

MPA任課教師代表馬琪做了題為《全國MPA案例大賽的體會與思考》的報告。她結合案例大賽情況指出,我院團隊與獲獎團隊存在組織支持、團隊建設、經驗、戰術等方面的差距。随後,馬老師詳細闡述了自己對參賽的案例正文、案例分析和組織戰術的思考,并建議加強學生選拔、成立雙(多)導師配合制、完善信息共享和學習培訓。

MPA教育中心主任章琰老師做報告

MPA教育中心主任章琰做了題為《加強MPA培養管理的方案、路徑與實施辦法》的報告。她系統總結了近三年來MPA教育中心的工作。首先,介紹了我院MPA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2017年擴大規模,建立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2018年主要緻力于保障教學培養穩定順暢運行;2019年穩定規模,規範管理,課程體系升級。其次,詳細解釋了為推動MPA教學建設正在實行的措施。一方面,學院研究制定了MPA培養管理相關辦法;另一方面,學院正在開展培養方案修訂、進行課程體系升級,根據MPA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學校的要求,逐步完善培養方案,形成核心課加模塊課的課程設置。下一步,要着力打造北航MPA品牌,為學生提供高層次的發展空間、高品質的學習平台和高效率的服務保障體系。

會議最後,與會教師進行了熱烈的研讨交流,就我院MPA教育發展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朱婧雯  /王遠程  梁爽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