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教育部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研發基地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我校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會議室舉行。我校副校長、教育研發基地主任黃海軍,原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教育研發基地主席張鳳有,德國卡塞爾大學原副校長、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創始人、教育研發基地榮譽主席Ulrich Teichler,教育研發基地學術委員會中外學術委員、以及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就業研究所所長楊洪濤,我校招生就業處、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負責人,教育研發基地首席專家、阿裡巴巴戰略&合作部招聘專家等出席會議。會議由我校招生就業處處長、教育研發基地副主任馬進喜主持。
會議現場
會上,黃海軍代表北航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教育部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研發基地自成立以來,在全國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和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的共同努力下,在就業、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研究上不斷探索,取得豐碩成果。當前形勢下,在就業率穩定高位的基礎上,更加關注的是就業質量以及校友的發展與就業質量追蹤。針對研究型大學近三分之一的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我校本科畢業生四分之三選擇繼續升學深造的形勢與特點,如何做好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教育值得思考和研究。期待各位學術委員會專家能繼續積極發揮作用,為基地的未來發展建設獻言獻策。随後,黃海軍向學術委員會新增學術委員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育學院教授Didie Moreau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Hongxia Shan頒發聘書。
黃海軍副校長向學術委員會新增學術委員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育學院教授Didie Moreau頒發聘書
黃海軍副校長向學術委員會新增學術委員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Hongxia Shan頒發聘書
教育研發基地首席專家馬永紅教授詳細介紹了基地近年來的建設情況、持續開展的研究生就業相關調研、主持開展就業理論研究項目等專業化的就業理論研究以及就業指導實踐活動。基地提出應用多塔結構加強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問題研究,搭建了多元目标導向、可量化、便于比較的高質量就業理論框架,得到廣泛認同。馬永紅還就教育研發基地未來工作和研究規劃進行展望。

教育研發基地學術委員會主席張鳳有表示,建設好研發基地不僅應以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目标,同時也需要更好地适應未來人工智能發展時代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在基地發展規劃的研讨中,中外專家委員分别從不同的角度和自身國家、所在機構的教學科研經驗,為如何為辦好職業發展教育研發基地平台、建成國際智庫提出意見和建議。

合影留念
(來源北航新聞網綜合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