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國際論壇在我院人文講堂舉行。原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教育研發基地主席張鳳有先生,教育研發基地副主任蔡勁松教授,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就業研究所楊洪濤所長,高等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發基地首席專家馬永紅教授,德國卡塞爾大學原副校長、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創始人、教育研發基地榮譽主席Ulrich Teicheler教授,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育學院教授Didie Moreau、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Hongxia Shan、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就業研究所餘艦處長、英國國家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中國)首席顧問張靜女士等教育研發基地學術委員會中外學術委員,阿裡巴巴戰略&合作部招聘專家胡文博,我校招生就業處副處長、教育研發基地辦公室主任劉睿,教育研發基地辦公室副主任、我院包豔華副教授,以及校院兩級就業工作人員出席會議。會議由蔡勁松院長和劉睿副處長分場主持。
蔡勁松院長主持
劉睿副處長主持
會上,蔡勁松院長對各位專家委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各位學術委員為基地建設發展以及就業指導、職業發展教育研究方面介紹的經驗和建議表示衷心感謝。
Ulrich Teichler教授做演講
Ulrich Teichler教授為大家深度剖析了就業力。90年代開始,“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一詞開始自英語國家中盛行。但是一直以來,人們對于這個詞都存有諸多誤解。Teichler教授的講座對其進行了重新解讀,他提出了“就業能力”是勞動力市場研究和勞動力市場政策的一個術語,指的是确保“處于危險中的年輕人”獲得一些就業機會的潛力和措施,如就業機會、薪酬、社會福利、假期等。而非大學畢業生個人的就業能力。
英國國家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中國)首席顧問張靜做演講
英國國家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中國)首席顧問張靜介紹了專創融合的國際經驗。她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了雙創教育的必要性,創業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和能力,幫助學生适應未來的不确定性,培養學生“我能行”的态度。随後她具體介紹了專創融合的方式方法。
楊洪濤所長做演講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就業研究所所長楊洪濤從高校就業創業指導人員培訓、就業創業課程和教材建設、學職平台建設三個方面介紹了就業指導專業化建設情況。他還就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課題研究成果以及就業創業調查結果進行了解讀。
阿裡巴巴戰略&合作部招聘專家胡文博做演講
阿裡巴巴戰略&合作部招聘專家,負責海外校招和博士招聘的胡文博先生則以“什麼是科技公司眼中的技術人才?”為主題為大家分享了當代中國科技公司基于不同的視角對于技術人才的選拔标準。
馬永紅教授做演講
最後,馬永紅教授圍繞“如何實現中國專業碩士就業質量提高”做主題報告。主要就2017年專業學位碩士就業情況調研實施背景、意義以及研究成果進行分享。從宏微觀層面介紹了高質量就業狀況,并指出學校培養、高校就業服務、社會需求是高質量就業的三大路徑依賴。
合影留念
我院、高等教育研究院和校招生就業中心共同建設的教育部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研發基地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和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國際論壇會議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研發基地自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時也為能将研發基地發展成具有影響力的智庫和交流平台描繪出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藍圖,也是我院繼續開展教育智庫建設的重要行動。教育研發基地将秉承建設目标,為職業發展教育研究工作提供更專業、視野更高、更具研究實力平台,結合中國高校就業工作的實際需要,對國外教育與職業發展相關理論體系進行深入系統的凝練與萃取、對就業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前瞻性探索,實現成為全國大學生就業教育與職業發展教育研究的國家智庫,打造開放的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國際培訓交流平台,聚焦國内外大學生職業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建設目标。
(王遠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