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2023年度課題立項名單,我院獲批2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1項。現對獲得立項的項目予以介紹。

姓名:馬永紅 職稱:教授
【項目類别】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大項目
【項目名稱】科技自立自強背景下高校有組織科研研究
【項目簡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赢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2022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 推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若幹意見》,就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作出部署。高校作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引導高校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加快變革科研範式和組織模式,在自由探索基礎上開展有組織科研,是服務和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為此,開展“科技自立自強背景下高校有組織科研”研究,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本項目秉承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指導思想,以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标引領,整合多學科理論和方法,遵循“理論構建-現狀研究-機制構建-路徑探索-評價與對策”的思路搭建總體框架。具體而言:從解構新時代科技自立自強的内涵出發,剖析高校有組織科研的概念、時代内涵與特征,構建高校有組織科研理論體系;通過梳理高校有組織科研發展曆程和典型案例研究,總結提煉高校有組織科研的共性特征與差異化發展路徑,探究我國高校有組織科研的優勢與不足;基于巴斯德象限以及組織權變理論,構建高校有組織科研的組織架構、運行方式及體制機制;以四大領域、四類高校為例,開展高校有組織科研多樣化路徑的試點研究;立足包容性評價理念,探究我國高校有組織科研的評價體系與對策研究。

姓名:呂瑩 職稱:副研究員
【項目類别】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
【項目名稱】基于全球-國家-地方能動模型的在地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項目簡介】
長期以來高等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主要依賴學生的跨境流動,但由于公平性問題、新冠疫情、地緣政治、氣候和環境問題等,“跨境國際化”面臨巨大挑戰。在此情況下,在地國際化逐漸成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主流話語之一,但已有研究和實踐較多關注國際維度,對于本土維度在國際化中發揮的作用關注不夠,對于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在地國際化進行的自下而上的探索不夠,對在地國際化的核心要素——課程聚焦不足。本研究以全球-國家-地方能動模型為理論視角,同時關注全球、國家、地方三個維度在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進程中的作用,探究如何在協調三者關系基礎上,深化拓展具有中國本土元素和特色的在地國際化人才培養内涵,構建面向全體學生的、以課程為核心的在地國際化培養體系。力争為促進新發展格局下高等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理念轉變、在地國際化政策制定以及高校在地國際化課程建設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