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由新華社人事局、北航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和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公共管理學院)聯合主辦的新時代國家通訊社的職責與使命暨新華社進北航校園招聘宣講會在北航人文公管學院樓一層人文講堂成功舉辦。新華社人事局總社人事處處長周文帥、幹部徐偉峰,攝影部新媒體采編室主任費茂華、技術局程控電話部副主任蘇宇、對外部阿文編輯室主任編輯蔔多門、國内部央采中心科技室記者胡喆;北航人文公管學院院長蔡勁松、副院長陳文博、黨委副書記方志、專職輔導員張同玉,以及本研學生參加。


蔡勁松緻辭,歡迎新華社的領導嘉賓作客北航人文講堂。他向同學們介紹了今天講堂的嘉賓和主要内容,特别介紹了院友胡喆的職業成長經曆。他希望通過新華社各位嘉賓的講述,能夠讓同學們進一步增進對中央主流媒體,特别是國家通訊社職責使命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加深對新時代新征程上主流媒體傳播能力提升和相關學科建設的思考。

活動中,蔔多門用一張張生動的、富有說服力的照片向大家诠釋作為一名新華社記者是一種怎樣的人生體驗。他用四個詞來形容新華社,即了解國情的一扇窗、走遍世界的一艘船、溫暖包容的一個家和提升自我的大舞台。

蘇宇以媒體融合10年發展為背景,用媒體屆技術發展經曆的三個階段——數字化建設階段、新聞生産的智能化階段,和大模型再造階段向同學們展示了新華社所鑄造的新聞技術夢工廠。

費茂華講到,攝影記者是視覺故事的叙述者,是捕捉時代魅力的藝術家。他通過一張張生動的照片,一個個跋山涉水拍到的“驚喜”,向同學們展示了新聞人奔赴山海時所遇到的别樣風景。他們用圖像講述新聞故事,将複雜的情境、情感和細節定格在畫面之中,讓同學們通過他們的作品感受到新聞事件的沖擊力和溫度。每一個攝影記者都是在報道新聞、記錄瞬間、成為曆史。

會後,蔡勁松向嘉賓們頒發“人文講堂”紀念證書。
攝影 | 孫世文 張尤佳
供稿 | 高睿婧
編輯丨高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