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研發基地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暨第三屆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國際論壇在我校舉行。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和德國卡塞爾大學共同主辦的本次國際論壇,彙聚了來自德國卡塞爾大學、芬蘭坦佩雷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沈陽師範大學、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華為、智聯招聘等高校及企業專家學者齊聚北航。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校學生中心、人文公管學院、高等教育研究院、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研發基地、來自全國各地的師生及企業人士出席會議。

圖 論壇現場
——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11月10日上午,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研發基地(簡稱教育研發基地)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我校新主樓第五會議室舉行。會議由教育研發基地副主任、北航學生中心紀一鵬主任主持。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簡稱“全國素質中心”)生涯發展教育處楊洪濤處長緻辭,對教育研發基地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結合當前就業形勢和未來國家政策走向,指出今後研究和實踐的方向與重點工作。北航人文公管學院院長、蔡勁松教授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教育研發基地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出席會議的領導和學術委員們表示歡迎,随後向新聘任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圖 學術委員會會議現場

圖 向新聘任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随後,教育研發基地學術委員會張鳳有主席主持學術咨詢讨論。德國卡塞爾大學原副校長、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創始人、教育研發基地學術委員會榮譽主席Ulrich Teichler教授對基地發展提出新期望。全體學術委員集思廣益,提出基地發展的期望和建議。教育研發基地首席專家馬永紅教授就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研發基地建設情況向學術委員會進行彙報,并提出教育研發基地建設展望。張鳳有主席總結說到,學術委員發表了很多真知灼見,不僅對基地發展有益,也從不同視角和側面為我們國家的大學生青年高質量就業提供了諸多良策。

圖 學術委員會主席 張鳳有

圖 學術委員會國際榮譽主席 Ulrich Teichler

圖 現場專家與領導合影
——論壇開幕式——
國際論壇開幕式由我院蔡勁松院長主持。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副書記程波,楊洪濤處長,Ulrich Teichler教授,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嶽昌君教授,華為2012實驗室校園招聘負責人、高級人力資源專家李瑞先生,張鳳有主席,沈陽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劉鑄研究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主任張麗賓研究員,教育研發基地首席專家馬永紅教授,北航學生中心領導、基地副主任紀一鵬主任,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雜志社社長周文輝研究員等教育研發基地學術委員及多位專家學者出席。

圖 蔡勁松院長主持開幕式
程波副書記代表北航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北航長期以來重視教育研發基地的發展、感謝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的信任和認可以及國内外專家學者的關注支持。通過舉辦本次論壇,希望能夠與大家分享國内外就業教育與職業發展的新趨勢,交流先進做法和先進經驗,為建設就業教育與職業發展的國家級智庫夯實基礎,為促進高校間就業教育與職業發展領域的交流和合作搭建平台,從而為完善和豐富高等教育就業工作理論體系和實踐路徑,做出更大的貢獻。未來,學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教育研發基地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加大建設步伐,開展國際合作交流,打造國際智庫,為提升大學生高質量就業競争力服務。

圖 程波副書記緻辭
楊洪濤處長代表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對各位同仁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指出,自2015年起,北航作為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研發基地建設的承擔單位,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為了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離不開中國特色就業理論和實踐探索,也需要不斷向國際傳播,展示中國促進青年就業成果,體現中國智慧。尤其經曆疫情考驗,舉辦國際會議對于加強國際學術交流打開視野、彙聚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圖 楊洪濤處長緻辭
——主旨報告——
主論壇專家報告第一階段由我院馬永紅教授主持。Ulrich Teichler教授作了題為《Links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World of Work: The Value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的主旨報告,多維度地展示了高等教育與職業世界之間關系的複雜性。同時展示了不同國家和不同大學之間的差異,最後以德國的畢業生跟蹤調查項目(KOAB)為例,讨論了不同國家、不同高校面對這一研究領域可能的戰略性選擇。
嶽昌君教授作了題為《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的主旨報告。他結合北京大學教育學院10次大規模的“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從畢業去向落實情況、客觀收入、主觀滿意度、就業分布、學用結合、求職意願、求職渠道、用人單位需求、高校辦學狀況、學生能力的增值狀況多角度、全方面總結歸納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十大特點。
李瑞先生作了題為《勇敢新世界:面向新時代的 ICT 産業人才需求》的主旨報告。他分享了華為選人用人的“勇敢新世界”理念。一是在挑戰機會中承重,快速成長;二是隻要足夠優秀,都能脫穎而出;三是多路徑成長,發展不設限;四是提供多元的學習資源與平台,支撐未來職業發展。

——圓桌論壇——
随後,Ulrich Teichler教授主持圓桌論壇,與張鳳有、嶽昌君、劉鑄、張麗賓、周文輝、李瑞、馬永紅七位專家就大家關心的“大學生如何提升就業競争力”話題展開了熱烈讨論,相互啟發,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思考和展望。

圖 圓桌論壇
——主旨報告——
主論壇專家報告第二階段由我院院長助理劉賢偉副教授主持。來自中國、英國、芬蘭、丹麥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進行報告。劉鑄研究員作題為《高校生涯發展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的主旨報告。他從高校開展生涯發展教育的重要意義、建設産教融合的生涯發展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以及必須高度重視的幾個關鍵問題等方面,總結了高校生涯發展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路徑。香港大學教育學院Hugo Horta 副教授和Yutong WANG博士生作題為《Teaching and Learning Soci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的主旨報告。報告指出應将社會創新與創業的集群概念與其教育方法的分類聯系起來,以區分課程與教學法;應将學生角色的連續性與學習過程和結果聯系起來,對社會創新與創業教育的縱向效果進行更為深入的審查。張麗賓主任作題為《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主旨報告。她基于勞動力供給和青年勞動力的需求情況,詳細闡釋了“青年勞動力需求結構與供給結構有差距”、“用人單位實際就業情況不能滿足青年需要”、“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就業問題突出”等就業困境的具體内涵,并從十二個方面對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教育培訓供給側改革提出建議。芬蘭坦佩雷大學管理與商學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蔡瑜琢副教授作題為《From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World of Work: analytical tools for researching graduate employability》的主旨報告。他首先重溫了Ulrich Teichler教授從高等教育向職業過渡的思想,接着闡明了高等教育和工作領域的最新變化,最後通過新的分析視角重新思考從高等教育到職業的轉變。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Sylvie Lomer副教授作題為《Becoming the Global Graduate: Employability, Global citizenship and Agency in an Era of Climate Crisis》的主旨報告。他采用批判性視角,強調研究生作為知識工作者,在不斷的自我發展中,應強調自身的主體性、反思性和批判性。作為全球知識社區,各高校有必要重新構思就業能力的概念,為我們的學生在由創新和全球公民責任構建的世界中取得成功提供必備的能力。

——中外青年學者論壇——
中外青年學者論壇由我院包豔華副教授主持。我院劉賢偉副教授、高文娟助理教授,英國曼切斯特大學楊穎博士後研究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楊力苈助理教授,智聯招聘校園及國際業務部運營總監王萌,丹麥奧胡斯大學Tessa Celine Delaquil博士後研究員等青年學者和企業專家展示了對不同層次學生職業規劃與發展的研究成果。劉賢偉副教授作題為《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促進理工科博士畢業生企業高質量就業》的報告。高文娟助理教授作題為《美國博士生在讀期間學術論文發表與其就業去向——以19所美國研究型大學的經濟學院為例》的報告。楊穎博士後研究員作題為《From“jealousy”?》的報告。楊力苈助理教授作題為《Student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的報告。王萌總監作題為《第3季度大學生就業趨勢》的報告。Tessa Celine Delaquil博士後研究員作題為《Becoming the global graduate: employability, global citizenship and agency in an era of climate crisis》的報告。

圖 青年論壇嘉賓作報告
——分論壇——
分論壇也同步舉行,八位來自不同高校的師生與企業家共聚一堂,就“大學生雙創教育與生涯規劃”和“高校學生就業探索與實踐”兩個主題展開交流,大家收獲頗豐。

圖 分論壇師生合影
——論壇閉幕式——
我院馬永紅教授最後作題為《中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創業的學校支持研究》的報告。報告從國際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特征、中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簡況、中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取向、學校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創業支持性影響以及中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的發展趨勢五個方面闡釋了學校如何支持中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創業,有所作為。

圖 馬永紅教授作報告
最後,紀一鵬主任宣布論壇圓滿閉幕。他指出,來自全球十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名專家學者共聚北航,充分交流學習,大家反應熱烈,收獲頗豐。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關系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全力以赴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是我們肩負的重要使命,無論是研究者、實踐者、還是政策制定者,都應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 紀一鵬主任閉幕緻辭
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國際論壇會議的舉辦,不僅是對研發基地自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時也為能将研發基地發展成具有影響力的智庫和交流平台描繪出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藍圖。教育研發基地将秉承建設目标,為職業發展教育研究工作提供更專業、視野更高、更具研究實力平台,結合中國高校就業工作的實際需要,對國外教育與職業發展相關理論體系進行深入系統的凝練與萃取、對就業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前瞻性探索,實現成為全國大學生就業教育與職業發展教育研究的國家智庫,打造開放的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國際培訓交流平台,聚焦國内外大學生職業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建設目标。基地在未來将持續關注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關心全體學生發展。
編輯 | 高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