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博士研究生孟子龍與任丙強教授的合作論文《地方政府數字治理何以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基于S市A區“一網統管”的案例研究》在中文權威期刊《中國行政管理》上發表。該研究提出了“地方政府數字治理有效之道”的理論解釋框架,指出地方政府數字治理的有效之道在于科層自主性(Bureaucracy Autonomy)、平台發包制(Platform Contracting System)以及跨部門合作的動力合流。該項成果不僅豐富了政府數字治理的理論分析概念,也提供了地方政府數字治理與城市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新議題。


主要研究内容介紹:
文章認為數字治理何以有效是一個具有複雜因果關系的議題。圍繞理論與現實的梳理回顧,文章提出了遞進深化的研究問題:數字技術如何賦能地方政府治理實踐,實現治理效能提升?其中的作用機制是什麼?
文章指出,既有研究之所以存在解釋局限,主要原因是研究視角過多聚焦在數字技術的優勢探讨,解釋了數字治理的有效路徑,卻偏離了作為地方政府數字治理主要場域的科層體制,因而難以解釋有效性的機制。由于科層組織為數字技術嵌入政府治理活動提供了載體,也産生着面向數字治理過程的體制性約束,針對地方政府數字治理有效性的研究需要重新回到“科層體制”這個基本場域。為此,文章借助“結構-過程”範式設計了“數字技術-科層體制-數字治理”三層次分析框架。其中,治理結構的優化主要表現為科層體制主動适應數字技術而推動的組織平台化、資源協同化和制度規範化,治理過程的調整則動态演繹了結構變化中潛藏的科層邏輯。
文章選取了上海市A區“一網統管”實踐作為案例分析對象,識别出數字治理平台建設、體制内外要素協同和制度規範體系建設是三個核心行動策略,能夠反映出地方政府治理結構和治理流程的變化,以及地方政府在數字技術賦能有效治理過程中的工作重心。基于此,論文梳理了“一網統管”實踐的三種面向:平台化保障了科層體制對數據與人員的有效統合,動員與協同确保了數字技術的有效賦能,制度化的治理流程和民意回應機制則進一步規範了數字治理過程。

文章的主要貢獻在于提出了“地方政府有效數字治理”的理論框架,并展開三個維度的理論分析。首先,文章認為通過統合機制、動員機制和權威機制呈現的地方政府數字治理,可以看作數字技術與科層組織相互适配的過程。從根本上講,這一過程中的數字技術賦能科層治理與科層體制約束數字技術,都能體現地方政府的科層自主性的核心邏輯。其次,文章概括了數字治理實踐中的平台發包制的基本特征,在平台發包制的運作過程中,地方政府借助科層體制實現的注意力配置和全過程考核也對應下沉到了基層治理網格。再次,文章指出地方政府數字治理實踐推動了科層體制内部的跨部門合作,以及治理重心下移。從橫向上看,跨部門合作是地方政府有效數字治理的必要條件,從縱向上看,治理重心下移是數字治理實踐的必然結果。

基于細緻的案例呈現和深入的理論分析,文章試圖在中觀理論與微觀實踐中搭建有效的解釋,為當前數字治理的真實圖景尋找适當的理論叙事,以超越經驗層面讨論與理性主義分析彼此割裂的局限,并将事實與價值連接起來,進而形成以科層體制為中心的數字治理的理論解讀。
整體上看,文章是對當前地方政府數字治理和城市政府數字化轉型等議題的及時回應,提出了分析數字治理實踐的“科層自主性”、“平台發包制”等概念,深化了既有研究對中國之治和數字化轉型的讨論。
據悉,這篇論文是任丙強教授團隊在城市治理和數字化轉型領域系列性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該文的發表彰顯了我院高素質人才培養和高水平成果培育特色,未來學院将繼續助推産出标志性研究成果,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推動學科建設邁向更高階段。
文章來源:《中國行政管理》2023年第6期
作者簡介:孟子龍,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任丙強,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編輯丨高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