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學生活動 > 正文

人文公管學院本科生第二黨支部與中國科普研究所第五黨支部開展共建交流活動

【 發布日期:2024-03-31 】

3月20日下午14時,北航人文公管學院黨委副書記方志,本科生第二黨支部書記、輔導員孔令萌,輔導員石洪基,以及黨員同學們前往中國科幻研究中心,與中國科普研究所第五黨支部開展共建交流活動。科學與影視融合專委會常務副主任、院友林育智,許藝琳老師,李杉杉老師等參與交流。

在賈老師的帶領下,我院師生走進中關村科幻産業創新中心,在數字沉浸式展廳裡,賈老師通過引入科幻、數字孿生系統等概念,向我們介紹了中國科幻産業的發展,未來交通方式等創新理念與做法,展現了中國科技發展的豐碩成果。

科學與影視融合專委會常務副主任、院友林育智,許藝琳老師,李杉杉老師等,與我院師生在會議室座談交流。

林主任由科幻與北航的不解之緣引入,講述了中國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科幻發展史、科幻中心籌建過程。他通過生動的電影幕後故事,說明了科幻之于科學的重要性,并進一步剖析人文精神與哲學思考賦予了科技與科幻更高的價值。他從個人成長經曆出發,提及自己在職業選擇中的思考與收獲,認為解決科技問題的答案就在實驗室裡,建議同學們要關心時事政治,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要培養閱讀學術論文的習慣。

許老師為我們介紹了科普研究所的概況,分享了科幻動态等交流平台,邀請同學們後續繼續交流。

本次聯學共建活動增進了兩個黨支部之間的交流互動,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了解科普工作的窗口,明确了人文公管專業與科技結合的重要性,并為同學提供了更先進的産學研平台。

學生黨員感悟:

在中國科幻研究中心,我感悟到了科技對未來藍圖的摹畫、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的意義。林主任的講話為我們鋪設了深入了解科影融合領域的通道。科學家與電影人的合作,科學與藝術的碰撞給我們呈現的是真實化的藝術與大衆化的科學。談話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句話“在現在,一個科學家要辦多少場講座才能達到一部電影的影響力”。新生代對于科學的熱情被科幻作品激發,科普播撒的是科技強國的火種。作為北航校友,林主任表達了對我們的期望,他指出,北航青年要站在時代的前沿,多去了解科技領域的最新發現;同時他建議我們多讀優秀論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新世界。作為北航學生黨員,當扛起科技強國使命、負重前行。

——趙凱悅

林主任的分享既接地氣而又直叩心靈,像一顆火苗,點燃了我内心深處的一些東西。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究竟如何才能讓科學走進千家萬戶,如何讓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和宇宙?林主任投身于科影融合,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科技應當是“在乎人”的科技,人文應當是“有來由”的人文,二者合而為一方能迸發出璀璨的光芒。科技在迅猛地發展,但其實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僅僅隻是為了讓人類更好地栖息在宇宙這個巨大的搖籃中。作為黨員,作為北航人文公管學院的大學生,身處國家大發展、大變革的新時代,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更要相信自己有能力為人類貢獻自己的力量。即使渺小,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于佳怡

聽了林主任對中國科幻産業的發展與其自身經曆的講話,我對當代青年人與科技強國的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科技強國與自身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雖然不能立即為國家科技發展作出實際貢獻,但是作為學生黨員的我們能夠在科技發展的前沿尋求未來自身奮鬥的方位,我們能夠通過不斷的閱讀前沿文獻,關注自己感興趣或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領域的發展趨勢,同時關心社會的現實發展,将二者結合起來思考未來的人生目标與規劃。

——吳思穎

供稿 | 孔令萌 蘇權欣

圖片 | 鞏嘉玲

編輯 | 高詩佳